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现状及
一、高校扶贫档案与贫困生档案
(一)高校扶贫档案的内涵
2016 年9月30日,国家档案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将精准扶贫档案的种类界定为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与精准脱贫类4类。[1]其中教育扶贫档案归入精准施策类下的贫困人口精准扶持二级类目。高校教育扶贫档案是指高校在开展教育扶贫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高校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开展对口帮扶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另一方面是高校对本校贫困学生开展资助帮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等。
(二)高校贫困生档案
为保障社会资本的有效运行,高校学生资助部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贫困生管理机制,来维护高校贫困学生平等接受资助权利。其中,建立贫困生档案是第一步。
高校贫困生档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学系部为主体,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为辅,针对贫困生个人建立的“一对一”扶持档案,另一个是以高校学生资助部门为主体,对贫困学生实施“奖、助、贷、补、减”等相关资助扶持形成的档案。
二、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档案的真实性问题
在过去的教育扶贫工作中,经常出现扶助不能落到实处,或者对贫困学生的帮助不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是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办法不完善,不能精准地对贫困生进行认定。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误认为,将相关数据收起来就是档案,导致用“填表建档”的方式建档,违背了扶贫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还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并非困难到需要提供资助,但为了拿到贫困补贴,不惜伪造贫困信息,破坏了扶贫档案原始记录。再之,由于中学档案对学生受资助情况基本无记载,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生真实贫困程度认定的难度,容易出现了贫困生档案与实际贫困生人数、真实状况有出入的情况。
(二)贫困生档案的固态化管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普遍是在新生入校军训结束后开始,随后形成相应的贫困生档案资料。然而,很多高校自档案形成后,不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贫困状况进行调整,贫困生档案呈现固态化管理模式。高校贫困生档案信息未能随学生经济情况的改变而进行更新,导致贫困档案信息与现实不符,扶贫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势必会误导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出现应扶未扶、扶贫平均化和重复扶贫的问题,影响教育精准扶贫目标的达成。
(三)贫困生档案管理机制的问题
在高校的教育精准扶贫中,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然而,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建档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贫困生档案,贫困生档案建档和管理工作在很多高校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在已建立贫困生档案的高校里,未形成规范化、成体系的贫困生档案管理和利用机制,贫困生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都较差,能够对教育精准扶贫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2]
三、高校贫困生档案建设的建议
为实现教育精准扶贫,完善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建设,建议建立高校辅导员建档立卡制,建立扶贫档案全程跟踪服务模式和扶贫工作多部门工作协同机制,采用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指导,学生资助部门统筹,教学系部监管,辅导员稳抓落实的档案管理模式。
(一)建立精准的贫困生档案
高校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需要高校建立贫困生档案信息资源库,即建立高校辅导员建档立卡制,破除以表建档立贫诟病,借鉴贫困县的“一户一档”制,建立贫困生“一人一档”制,主要包含:
一是贫困生基本信息:含贫困生个人信息,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支出,贫困申请,家庭居住地提供的经济情况证明、入学前接受资助情况、诚信记录等资料。
二是贫困生在校档案:建立贫困生档案工作多部门协同参与机制,集合教务、各系部、团委、组织部、资助部门、招生就业、心理、学籍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善贫困生档案。第一,班主任根据贫困申请,开展认定贫困生的过程资料,如全班民主投票推选记录及结果,系部组织开会认定资料,学生工作部门审核意见及最后贫困档次的确定材料。第二,贫困生认定后在校及离校相关材料,如辅导员通过与同班同宿舍同学谈话,了解贫困生日常生活、学习、经济情况,形成工作日志,作为贫困生日常个人档案材料;资助部门记录学生接受校内外资助情况;心理咨询室记录贫困生接受心理咨询的谈话和分析结果;招生就业处通过毕业生就业去向登记和就业跟踪情况的反馈,了解贫困生就业情况等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