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通讯

日伪时期日文档案翻译策略研究

 

历史档案翻译的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真相。日本一直潜在着一种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意正视侵华历史,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罪行。但大批日伪时期的日文档案,都可以佐证其侵华恶行,可谓铁证如山。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够取信国际社会,面向未来。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自此,对我国东北实施了近1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形成了大量的档案。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销毁证据和侵略痕迹,对大批档案进行了毁灭性处理。由于档案数量过于庞大,尚有残留部分得以保留下来,现在黑龙江省档案馆就存有近四万卷日伪时期的档案。这些档案大多为日文撰写,多角度记录了日本的侵华罪行,极其富有史料价值。因为档案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整理和抢救、分析和挖掘、翻译和研究这些档案对于还原历史真相,提供线索和佐证,有着重要的意义。[1]

日文档案翻译并非易事,鉴于档案的保密性和特殊性,本研究主要以黑龙江省档案馆面向公众开放的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为对象,结合日伪时期档案的特殊性、历史性及其半白话的日文行文特点,探究日伪时期档案的翻译策略。

一、充分认识日伪时期档案的特殊性,积极进行史实开发

得以保留的日伪时期的档案,大多是日本侵略者撤走时未来得及处理的档案,其中也有很大部分曾遭受过火烧,或掩埋涂抹等,本就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加之年代久远,现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档案中,手稿、信函数量颇多,很难辨认,所以要求译者面对日伪档案,要有使命感,抽丝剥茧,审慎地获取档案信息,延续档案价值。[2]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在翻译前期,应积极地搜集相关史料,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解和学习;在翻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挖掘历史信息,特别是涉及日军对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财富掠夺、对抗日联军及百姓的残害,以及与“七三一”部队及慰安妇相关的信息等,要及时记录和整理。

客观还原档案中每一个信息,常常能够有巨大的收获。在貌似平常的业务往来函件、书信、手稿中,也许就埋藏着重大的线索。199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2005年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了日军侵华的大量图籍、照片和文献档案;近年,黑龙江省档案馆又出版了档案史料《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等。这些资料在先前出版的档案史料基础上,又增加了新整理发现的档案,都是对日伪时期档案进行整理、翻译、分析所获得的成果,均从不同侧面记录了日本侵华史实,为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增添了新的罪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之谬论的有力批驳和回击。[3]

二、了解档案的历史性,明确档案中各元素各环节的历史关联性

以日伪时期日本银行、金融企业的档案翻译为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统治,可谓是日本侵华以战养战、发展军国主义的重要环节。日本早在1899年就在营口设立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分行;1912年、1916年在哈尔滨先后设立了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和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对东北地区进行金融势力的渗透。日军曾在东北地区发行了大量的“军用手票”“正金银票”“金票”等,用以掠夺资源,发展军国主义。在这一时期,日本以商贸为名,派遣了大量人员赴华执行各种任务。[4]此后,在日伪时期,日军在整个东北,更是建立起大量的金融企业、银行等,实施了诸多经济措施,以便垄断和掌控东北的金融命脉。东北重要地区的银行分行经理,均由日本人担任,且为了便于操控和统治,银行的中日管理人员也有着严格的比例。

由此可见,日伪时期的金融政策和体系,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华经济垄断和殖民的主线。日本对东北地区金融的渗透和垄断是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是日本侵华的助力,亦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在档案翻译中,切不可单纯的只解读文字表面的意义,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现象,不可孤立、割裂地思考和臆断,[5]要将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考量,以免忽略和遗漏重要讯息。

三、把握日伪时期日文档案的文本特点

日伪时期的档案多采用文言体书写,档案中出现了大量的“候文体”。这一时期,从语体角度而言,属于半文半白的转换期,因此对“候文”等语体文法的解读,无成规可依。

上一篇:档案词源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